众所周知,车载移动终端是最近一两年才逐渐被各大国际厂商关注的先进的技术。包括在去年年底苹果秋季发布会出现的CarPlay以及谷歌开发的Android Auto系统,已经让很多科技控们欲罢不能,虽然很多科技网站对这两项先进的技术的解析可谓“刨根问底”,但截至目前,能真正体验和感受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说实话,现在的汽车厂商推出的车型,搭载这两项技术的可谓“凤毛麟角”。估计到今年才会陆续推出支持这两款先进的技术的车型。可能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更是遥遥无期。
对于以各大汽车制造商而言,这种车载移动终端并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不过凭借工程师们的聪明才智,还是有一些国际知名厂商拥有属于自身个人的车载移动电子设备,当然对技术日益成熟的中国自主品牌而言,也不可能会缺席。相比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先锋,汽车生产商凭借在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积累,在移动终端设备与车辆日常使用的融合中,一定是要比半路出家的科技厂商优势显著。今天不妨我们先了解一下比较主流的汽车厂商,他们各自都搭载哪些车载移动终端和特点。
宝马iDrive的全称是“intelligent-Drive system”,也就是智能驾驶系统。作为德系BBA三强最具代表性的车载系统,宝马iDrive始终在与奔驰奥迪的竞争中拥有一些优势。
前几代的iDrive都不支持触控操作,完全通过汽车中控台上的按钮和旋钮来完成选择和确认,而随只能触控设备的普及,宝马也开始在自己的iDrive中加入了更多的触控元素,甚至是手势控制。宝马的工程师在天窗附近加入了一个3D传感器,对准中控台的区域,驾驶者的手在传感器的实现范围内的时候,它就能识别用户的手势,并做出准确的响应,比如接听电话或开启空调等。
奔驰的Comand操作起来格外的简单,和宝马iDrive一样上手难度很低。而最新一代的Comand也同样加入了触控系统,仅仅是在当把上增加了触控板,并且支持手写输入、拖拽滑动等功能。而这种触控设计最大的亮点就应该识别一根或是两根手指的触控。
另外,最新一代的Comand还顺应车载互联网的大潮,支持与专用智能互联App配合以及拥有免费的Wi-Fi热点、强大的客服支持和语音控制功能,都成为了许多人决定选择奔驰的重要原因之一。
奥迪的MMI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众多的快捷键,对已经熟悉的用户来说操作起来非常便利,但是对于新车主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而MMI系统所有的核心操作都是通过中控下部的旋钮来完成。
而最新一代的MMI最大的亮点在于奥迪配备了40GB的超大容量硬盘,其中有10GB可拿来专门存放音乐,而这对于年轻用户来说的确非常方便。
凯迪拉克的CUE车载系统同样在2015年迎来了最新版本的升级。在最新版本中,CUE加入了“实时跨屏映射”套件。该套件可以将用户手机、iPad等设备的内容映射到CUE系统,实现个人移动电子设备与CUE系统双向实时交互。
而凯迪拉克的跨屏映射与传统映射需要数据线将手机与中控台连接的方法不一样,而可以选择通过Wi-Fi和蓝牙的方式将智能手机画面同步到CUE中控屏幕上,这对于用户在操作性的便利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作为德系三强的BBA和历史悠远长久的美系品牌凯迪拉克而言,先进的技术一直都不是他们的软肋,这也是豪华品牌必不可少的重要配置。只不过如果你想体验他们的车载移动终端设备,至少要花30万左右才能拥有和体验丰富车载移动功能。而2015年底,一家中国自主品牌推出全新车型却意外搭载了一台名为CarPad的车载移动终端设备,它就是全新的比亚迪宋)。
比亚迪2015年10月份正式上市的宋,其最大的亮点除搭载的自主研发的“TI”系列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而更引以为傲的是拥有属于豪华车的卓越配置Carpad,这其中就包括车载移动终端设备。
比亚迪的CarPad拥有一块8英寸多点触摸电容屏,分别率1024*600,其CPU使用了飞思卡尔i.MX 6 Quad四核处理器,主频达1GHz,不仅在车机中领先,更可以说达到了主流智能手机的配置水平。而在软件层面,CarPad基于安卓4.4.2开发,可供用户按照自己的喜好大量下载APP应用,包括新闻类、音乐类、甚至游戏类,车内刷微博,聊微信,无线上网均可以实现。
Phone Link和百度CarLife作为车机手机投射功能,同时在CarPad上出现,都是将手机中的功能通过数据线连接投射到CarPad的8英寸显示屏上,并实现双向控制。但不同点在于百度CarLife只将手机中最为核心的功能如电话、地图导航、音乐播放直接映射到车机的显示屏上,减小车主在驾车时频繁操作手机;而Phone Link则会将手机中全部功能投射到显示屏上。此外对于手机系统的支持其也各有不同,在这方面百度CarLife的优势更明显,其不仅兼容市面95%以上的安卓系统的手机更可以与IOS系统的苹果手机进行连接。